昨天,烏克蘭農業巨頭烏克蘭農牧集團(UkrLandFarming Public Ltd.,如下簡稱ULF)于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上,分別與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如下簡稱“中糧集團”)和江蘇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如下簡稱“熔盛重工”),簽署了關于玉米供應和購買糧食運輸船的合作備忘錄。
根據與中糧集團簽署的備忘錄,ULF作為黑海地區最大的谷物生產商將與中國最大的谷物貿易商中糧集團,就實施玉米供應進行合作。與熔盛重工合作備忘錄主要內容包括,ULF將向熔盛集團購買兩艘糧食運輸船,同時后者將提供三輛糧食散裝車輛。同時,ULF集團還與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和規劃協會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共同促進兩國企業合作方面發揮各自優勢,展開深入合作。
這是繼上月中烏兩國政府簽署關于烏克蘭玉米出口中國的檢驗檢疫合作協議之后,兩國企業對推動雙方經貿合作的進一步落實與深化。
ULF集團董事長奧列格•巴赫馬久科(Oleg Bakhmatyuk)在簽署儀式上說,“非常高興能與中國企業達成這些合作共識,它不僅幫助我們盡快實現將玉米出口到中國,也使中烏兩國在農業領域的合作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傳統的歐洲投資者在烏克蘭投資大幅度減退,中國作為烏克蘭最具潛力的農業合作伙伴,同時具有市場和融資方面的優勢。我們非常重視與中國和中國企業的合作,希望能為中國提供質優價廉的糧食產品,同時拓展和建立更廣泛的合作關系。”
近年來,國內玉米和糧食需求上升,推動中國尋找新的、多元化糧食進口源。權威部門數據顯示,盡管國內玉米連年增產,但由于玉米深加工產品和畜牧業需求上升,我國玉米進口需求仍不斷增大。自2008年起,中國年度進口玉米量連續四年出現增長,2011年至2012年中國玉米進口量達550萬噸。
烏克蘭作為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國之一,其農產品價格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且其優質產品滿足歐盟食品標準不含轉基因。截至目前,烏克蘭能夠穩定地提供1000-1500萬噸的玉米出口,可滿足中國在未來幾年對質優價廉的糧食產品進口需求。這使得烏克蘭成為了繼美國、阿根廷之后,中國糧食進口來源的新選擇。
中烏兩國的農業合作在雙方政府的積極推動下,實現了快速發展。今年7月,烏克蘭農業政策和糧食部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簽署了價值30億美元的農業項目貸款合作備忘錄。11月,烏克蘭農業政策和食品部與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在北京簽署了關于烏克蘭向中國出口玉米的協議,旨在調整對烏克蘭玉米植物檢疫農產品的要求,從而使烏克蘭玉米得以出口中國。根據協議規定,烏克蘭玉米的交付將遵循國際協議,并由兩國企業簽署合同執行交付。烏克蘭最大的農業公司ULF集團作為烏克蘭企業代表也參與了此次協議簽署的洽商過程。
|